接着让我们一同来探讨“等周定理”的证明。在该定理的证明中,
等周定理 也称为 等周不等式 (Isoperimetric inequality),说的就是,对于周长相等图形而言,圆形所围的面积最大,如下图所示。
该定理还有一个等价描述,就是对于面积相等的图形而言,圆形的周长最小,如下图所示。
等周定理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,其看似简单,证明却颇为不易。本节先介绍两个直观的解释。
先来看一个物理上的解释。相信大家都吹过泡泡,你会发现不论用什么形状的工具,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,如下图所示。
这个现象可以用物理世界中的“能量最低原则”来解释,就是物理世界总得来说其实很懒,比如山顶的石头表示高处不胜寒,想滚到山谷去节约点能量;再比如树上垂着的苹果想落到地面,不用很累地“自挂东南枝”,如下图所示。
肥皂水也很懒,它被你吹动之后被迫要变成泡泡来裹住这口气,它肯定想节约力气,就把自己撑开成了表面积最小的球形泡泡,非常经济地完成了任务。这就解释了三维中的等周定理,即包围的体积相等时,球形的表面积最小。
再来看看在数学上对等周定理证明的一次尝试,这次尝试也可以称为等周定理的初等证明。该初等证明是由瑞士数学家雅各布·施泰納(如下图所示)作出的,这也是人类在该定理的证明上取得的首个进展。
下面开始图解雅各布·施泰納给出的证明,先说明一下该证明的思路,就是重复、交叉地执行下图中的三个操作。这三个操作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在保持周长不变的前提下,不断扩大该周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,最终得到的图形就是圆。
接着来解释这三个操作的细节,
(1)凹的变凸的。设有某封闭曲线围成的图形,如下图所示,显然该图形有一部分是凹的。
在保持周长不变的前提下,将其中凹的部分翻出来会得到的一个新图形,该新图形的面积一定是变大了的,如下图所示。
新图形还有凹的部分,如下图所示,让我们把这一部分也翻出来,这样在保持周长不变的前提下,进一步扩大了图形的面积。
反复执行“凹的变凸的”这个操作,最终就会得到一个周长不变且凸的图形,如下图所示。
(2)变为中心对称的。上图中的凸图形上有无数个可以平分周长的弦,在其中任意挑选一个,如下图所示,这里挑选的是弦
因为
得到的新图形又有凹的部分,我们需要重新执行步骤(1)将之翻转出来,如下图所示。
上述图形又出现了凹的部分,所以需要反复执行步骤(1)直到图形变为凸的图形为止,然后再交叉、重复执行步骤(1)、(2),直到最终变为凸的中心对称图形为止,如下图所示,其中的
(3)通过直角三角形撑大。对于上图中的中心对称图形而言,过对称中心
更重要的是,弦
在右侧的图形边界上任选一点
在右侧图形的边界
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有
回到之前得到的新右侧图形,将之绕对称中心
但上图中的中心对称图形又出现了凹的部分,所以还需要交叉、重复执行步骤(1)、(2)、(3),最终得到的图形会是一个圆,也就是说对于圆而言,无法再执行(1)、(2)、(3),它就是这三步操作的终点。这是因为圆是凸的中心图形,且过其对称中心
此时雅各布·施泰納就说,在保持周长不变的前提下,圆的面积已经没有办法再扩大了,至此就完成了等周定理的初等证明。
上述等周定理的初等证明是有很多遗留问题的,比如
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留待下一节来回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