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节开始介绍线性代数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定义:行列式。
“行列式”这个名字暗示了这是一种计算规则,那么:
历史上,定义行列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解线性方程组。
下面这个方程组:
从几何上来讲,两个方程都是直线,解就是它们的交点:
通过高斯消元法可以得到唯一解:
一般的,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:
如果它有唯一解,那么通过高斯消元法容易得到:
对于三元一次方程组:
如果它有唯一解,同样可以通过高斯消元法得到:
简化
大家可能习惯了这样的数学:
或者矩阵乘法的定义:
以上数学的剧情都是直线发展的。但是行列式的定义思路要曲折些:
有点像经常说的:大胆假设、小心求证。下面来看看这一过程。
二阶行列式是这么定义的,交叉相乘,之后相减:
再看看刚才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:
它的解的分母都是:
套用刚才定义的二阶行列式的符合和规则可以得到:
分子可以分别表示为:
则线性方程的解表示为:
经过验证,这样定义二阶行列式是合理的,可以达到预设的解线性方程组的目的。
比较复杂,可以靠对角线法则进行记忆:
有了三阶行列式的定义,则三元方程组的解:
可以通过三阶行列式来表示:
经过验证,这样定义三阶行列式也是合理的。
具体的过程肯定是,数学家们(应该是凯莱、范德蒙这些先驱)废了无数草稿纸,反复验算各阶线性方程组,从中总结出来的。
为了介绍行列式的定义,先引入两个概念。
有如下三个数字:
总共有以下六种不重复的排列方式:
这就是全排列。
比如有这么一个数列:
规定:
比如:
上图中可以看出,第三个数字5之前,没有一个数字大于它,也就是没有一个逆序的,因为5是第三个数字,所以用下列的符号来表示没有逆序:
再比如,第四个4之前,有一个逆序的:
数列内所有的逆序数为:
这个数列的逆序数定义为:
数列:
的逆序数为多少?
所以:
逆序数为奇数的排列称为奇排列,逆序数为偶数的排列称为偶排列。
一个排列中任意的两个元素对换,排列改变奇偶性。
不妨假设元素为从1开始的自然数(从小到大为标准次序)。
先证相邻对换的情形。
设排列:
很显然,这些元素的逆序数不会改变:
而
总之,对换前后,奇偶性改变。
再证一般对换的情形。
设排列为:
首先:
再:
总共
有了全排列和逆序数,就可以来研究下行列式究竟指的是什么算法,也就是行列式的定义是什么?
以三阶行列式为例:
来观察每一项的脚标,脚标第一项都是按照“
而脚标的第二项是“
正负号怎么来的呢?是由逆序数决定的:
整个过程为:
三阶行列式可以如下表示:
其中,
下面是行列式的完整定义:
其值为:
其中,
请尝试计算下4阶行列式:
可以先判断一下,关于:
的全排列总共有24个,所以答案会有24项,这种计算比较适合计算机来完成。
这里只是想让大家熟悉下行列式的计算规则,下面是答案,可以抽几项出来验证下正负号是否正确:
如果行列式是百万阶,可以想象有多大的计算量。google发明了专门的并行算法用于计算巨大的行列式。
已知
则展开后,
的符号是
先把脚标的第一项按顺序排列:
设:“
行列式定义出来之后,马上可以来证明一个重要性质:
记:
其中,行列式
有如下重要结论:
证明稍微有点复杂,感兴趣可以查看解答。
为了便于思考,进行符号替换:
替换之后:
因此按照定义:
为了不至于太难以理解,下面用三阶行列式来进行说明:
根据定义,
按照之前的分析,
通过调换顺序,可以得到
具体过程如下:
推广到
其中,
因此可以得到:
那么上面的
加百列·克莱姆(1704 - 1752),瑞士数学家,发现了可以通过行列式解线性方程组的克拉默法则(也称之为克莱姆法则),让行列式成为数学界的共识,是行列式的历史源头。
下面从具体的二元、三元一次方程组说起。
观察二元方程组的解:
再观察三元方程组的解:
可以看到如下规律:
四元一次方程组:
假如有唯一解,猜一下,下面哪个答案是正确的?
根据刚才的总结:
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,
上面的规律推广到
从
在之后的文章会给出证明。
已知
则下式的值为:
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