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俗地解释梯度下降法

同学们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学习梯度下降法

1 简单印象

用一句话解释,梯度下降法就是快速找到最低点的一个方法。比如在山上有一个球,经过几次运动后,就会来到谷底附近。

要完成这个过程,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。

  • 方向
    首先是确定往哪个方向滚
  • 距离
    然后确定滚多远
  • 终止条件
    最后,附近的范围有多大,确定滚到哪里算结束
2 方向

假设有一蓝点在曲线上,要运动到最低点,这个过程大概是这样的

这是个一元函数,自变量有两个运动方向,一个朝左,一个朝右。

朝右边运动,越走越高,函数值在增加,这个方向被称为梯度方向。

朝左边运动,越走越低,函数值在减小,这个方向被称为梯度方向的反方向。显然,要走到最低处,我们应该选择梯度的反方向。

走了一次后,来到一个新的位置,这时我们需要又一次对方向进行判断,而同样的,这里的方向也有梯度方向,和梯度的反方向。

继续朝梯度的反方向移动,重复之前的逻辑,不断朝梯度反方向移动,运气好,我们就能走到最低点附近。

也就是说,要到最低点附近,我们需要朝着梯度的反方向运动。

3 距离

刚刚说“运气好”,因为要达到目的,我们还要考虑,每一次走多远。因为这个要从计算结果中反应,所以这里给出一些具体数值。设,起始点为这个位置

这样

根据前面讲的,下一个移动的位置在梯度的反方向,那么

也就是第一次移动,移动到了的位置

第二次移动,也是梯度的反方向

计算后得到,这一次移动到了这个位置

同样的方法,计算出

可以看到,虽然一直在移动,但始终在点振荡,没有降到最低点。

为此,我们需要一个参数来控制移动的距离,这个参数被称为学习率。

3.1 学习率

将用来表示,则迭代的式子可以表示为

显然,刚刚来回振荡时,为1

如果将学习率继续调大,比如调大到,多次迭代后,不仅不会降到最低点,甚至还会越走越高

而如果将学习率调低到一个较小值,比如。这时,每次迭代后,位置确实是在降低,但降低的幅度比较小,迭代很多次都没到达谷底附近。

而如果将学习率调为,迭代10次后,基本就能降到谷底了。

从这里,我们也看出了,要完成梯度下降,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率

4 终止条件

最后,我们来看看终止条件,为此首先计算出时,每次迭代后的梯度值

可以看到,每次迭代后,梯度值都在不断的下降。这也是将这个方法,命名为梯度下降的原因。而我们知道梯度为0时的位置,就是最低点的位置,因此选择较小的梯度值作为终止条件是比较自然的。

比如,我们希望最后的梯度值小于等于,那么就只要迭代

小于等于,就需要迭代19次

只要学习率选择的合适,梯度就可以下降到任意小。这是有理论支撑的,关于这个的证明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我们的课程里的证明。有了这个理论保证,我们就可以选择梯度值当做终止条件了。

5 完整例子

三个问题都解答完了,最后我们来看个例子。设函数,起始位置,在图中用红点表示。

选取学习率为,则第一次迭代后的位置

根据迭代公式

可以计算出每次迭代后的位置

将终止条件设为梯度值小于等于,则迭代到第16次时

小于0.1,任务完成

关注马同学
马同学高等数学
微信公众号:matongxue3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