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证明sin x < x?

不等式:

这是微积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不等式,从它出发,推动逻辑齿轮,可以得到很多结论:

下面介绍该不等式的两种证明方式:

  • 一种出自同济大学的《高等数学》第七版,该书偏于应用,证明比较直觉
  • 另外一种参考自陶哲轩的《实分析》,该书数学味道更浓,证明比较严格

本文之所以要介绍这两种证明方法,是因为它们是旧时代数学和新时代数学的代表。

1 《高等数学》中的证明

同济大学的《高等数学》第七版:

虽然之前我们对它的可读性有一些批评,但作为广为使用的教材,在严谨性和教学性上,还是必须承认它是不错的。

1.1 证明

在同济大学的《高等数学》第七版中,该证明在第一章第六节,书上大概是这么写的,在单位圆上,设圆心角,作,容易知道:

画在图上就是:

从图中可以看出:

很显然,在时,上述面积关系一直存在:

因此,算出面积后,可推出目标不等式:

1.2 缺陷

上述几何证明的理论基础来自于2000年前的《几何原本》以及后人对它的一些增补,可能你会觉得已经挺严格了,但在数学家眼里,满满都是缺陷,比如面积、弧长、弧度都没有明确定义:

上述说的数学家就是希尔伯特、布尔巴基等人,他们认为在《几何原本》已经千疮百孔,没有办法修补了,就在集合论基础上用公理的方法重新构造了整个现代数学,下面要介绍的《陶哲轩实分析》就是重新构造后的数学教科书。

2 《陶哲轩实分析》中的证明

大神陶哲轩:

写了一本《陶哲轩实分析》,这本书在豆瓣上面评分9.4。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惊为天人,刷新了我对数学的认知。下面一起看看该书是怎么来证明的。

2.1 前置定义

《陶哲轩实分析》总共19章,该证明所需要的信息在15章的最后才出现,那么前面到底写了些什么?当然就是把刚才数学家认为的“缺陷”给定义出来:

        (1)定义了实数。过程大概是这样的,首先通过皮亚诺公理定义了自然数,然后通过加减定义了整数,再然后通过乘除得到了有理数,最后通过柯西数列完成了对实数的定义:

        (2)定义了极限。顺便将无穷小、连续、各种中值定理给定义或者证明了。

        (3)定义了微积分。在极限的基础上,定义了导数、微分、积分等。

        (4)定义了什么是长度、什么是面积。这些定义在书中称为度量空间。比如,根据定义,之间的距离为:

再通过定积分定义了面积和弧长:

        (5)定义了幂级数。

至此,完成了弧长、面积的定义,弧度在下面会给出定义。

2.2 不等式的证明

前置准备完成后,书中通过幂级数定义了正弦函数、余弦函数(在这里,作者顺便定义了,就是使成立的最小正实数):

对上述定义两侧求导,可得:

接着定义函数,通过链式法则求导可得:

因为导数为0,所以可知的值为常数。又容易算出,所以有:

上面这个式子说明,从而可得:

那剩下来只需证明的情况,在这个区间内,根据幂级数的性质容易得出(这里不再赘述,毕竟不是本文的重点):

减去一个大于零的数,这说明:

最终得到了目标不等式(从上述证明看,实际上这个不等式在整个正实数范围都是成立的):

2.3 几何意义

几何中的定义是这样的,首先对直角三角形的各边进行命名:

得到正弦的定义为:

那么在《陶哲轩实分析》中定义的几何意义也一样吗?我们来看看,先构造参数方程:

根据之前得到的,结合距离的定义,上述参数方程描述的就是中心点在圆心的单位圆:

如果点坐标为,定义圆心角的角度为(弧度的定义也有了),作,容易知道以及

那么有:

因此,这样定义的也具有同样的几何意义。

3 总结

在初中介绍三角函数的时候。如果老师告诉你,正弦函数的定义如下,要这样都不弃学,我给你点个赞:

现代数学的公理化构造方式,搭建了牢不可破的数学大厦,但确实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。所以,我们还是应该选择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,从一些几何直观出发,逐步去拥抱数学。

关注马同学
马同学高等数学
微信公众号:matongxue314